不定项选择题(案例)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,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。
某高瓦斯煤矿生产能力为 1.2Mt/a ,分为东西两翼开采,主、副立井和回风立井均布置在井田中央的工业广场内。矿并东翼布置有 1 个采煤工作面、1 个掘进工作面,其通风系统如图 1 所示。回风立井主要通风机工作风量 3958m3/min ,风压 2133.9Pa ,矿并自然风压 10 Pa.矿井东翼 2304 采煤工作面面长 165m,采高 2.8m,平均控顶距 5.58m,全年气温低于 20°C ,工作面供风量
800m3/min ,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40 人,扣除瓦斯抽放量后,月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 4.88 上 T 题/min ,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 8.296
m3/min。
2024 年 5 月 .日,该矿井采用气压计逐点测定法对矿并通风阻力进行测定,东翼通风系统的测点布置见图 1 ,部分测定结果如下:东翼回风巷断面积 10m2,周长 13m,风量 2000m3/min;测点 14 标高820m,静压差 1400Pa,对应井口基点压差–10Pa,测点 1.标高 800m,静压差 1350 Pa,对应井口基点压差–10Pa ,测点 14 与 15 的风量及断面积相同:空气密度 1.2kg/m3,230.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通风阻力为 64 Pa、风量为 480 m3/min。
注:
1.按温度计算采煤工作面所需风量时,风滋一题速度 V 采取 1.0m/s;
2.重力加速度 g 取 9.81 m/s2。

图 1 矿井东翼通风系统示意图
根据以上场景,回答下列问题(1~2 题为单选题,3~5 题为多选题)
1. 图 1 中测点 14~15 段重力位能差、通风阻力、摩擦风阻分别为 () A.235 Pa, 285 Pa, 0.2569 N.S2/m8
B. 9653 Pa, 48 Pa, 0.0514N.S2/m8
C. 235 Pa, 285Pa, 0.0396N S2/m8
D. 235 Pa, 50 Pa, 0.2569N.S2/m8
E. 9418 Pa 、285 Pa 、0.2569N:S2/8
【参考答案】A
2.下列该矿井 2305 运输巷掘进工作面通风等积孔、风阻计算的结果中,正确的 (  )
A.等积孔为 1.19m2
B.等积孔为 1m2
C.等积孔为 0.15m2
D.风阻为 1N.S2/m8
E.风阻为 8N.S2/m8
【参考答案】A,D
3.下列巷道参数中,与巷道摩擦风阻相关的有 (  )
A.断面积上 B 题长度
C.支护强度
D.周长
E.风量
【参考答案】A,B,D
4.关于该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结论的说法,正确的有(  )
A.采煤工作面供风量能满足需风要求
B.采煤工作面通风方式有利于瓦斯排放
C.并下通风设施安设不合理
D.矿井通风总阻力是 2143.9 Pa
E.矿井通风方式适用于高瓦斯矿井
【参考答案】C,D
5.该矿井的通风方式是(  )。
A.中央边界式上
B 中央并列式
C.分区式
D.混合式
E.两翼对角式
【参考答案】B
案例分析题
包括技术部分的单选题和安全生产案例分析部分的主观题。
26、某煤矿生产能力为1.2 Mt/a. 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,其中一水平标高+900 m,
目前已采完;二水平标高+790m。 矿井两个水平之间采用暗斜井连接,布置有运输、 辅助运输和回风3条暗斜井。
运输暗斜井承担运煤及人员运输任务,巷道长度450m, 倾角约15°,巷道一侧 安装1部带式输送机担负运煤任务,运输能力400t/h.采用头部单滚简双电机变.驱动方式,电机功率2×280kW.额定电压1140V, 同时,安装有KJ161型带式输.机监控系统,额定电压380V; 巷道另一侧安装1部架空乘人装置,钢丝绳直径24mm,
采用可摘挂抱索器,最大运行速度1.07m/s, 配置了电力液压型工作制动装置和安全 制动装置。巷道内还安装了KJ864 煤矿图像监视系统,额定电压127V。
5月26日,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该矿运输暗斜井进行检查,部分检查记录如下:
(1)吊椅中心到巷道壁突出部分最小间距0.75m;(2.上下人站处吊椅距底板最.高度0.55m;(3) 乘人装置配置了工作制动和安全制动装置,安全制动装置安装在尾 轮处;(4)乘人装置安装了超速、打滑、全程急停、防脱绳、变坡点防掉绳、张紧力 下降、越位等保护;(5)矿井每10天检查1次乘人装置;(6)带式输送机与架空乘人装置使用1道钢丝绳隔离;(7)带式输送机安装了防打滑、跑偏、堆煤、撕裂保护装置 。
5月27日早班,机电班长甲带领维修工乙,到达暗斜井带式输送机机头附近进 行维修,甲发现带式输送机启动后运行不平稳,随即接近减速器查找原因,观察过程 中,甲因工作服松散被裸露在外且运行中的电动机联轴器卷住,乙听到惨叫声后紧急 停车,但甲已经倒在了减速器下方,腹部出现大量血迹,后经抢救无效死亡。
根据以上场景,回答下列问题(共22分):
1.分别指出该矿井的带式输送机、 KJ161 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和KJ864 图像监控系统的供电电压等级。
2. 指出该矿井架空乘人装置运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并说明理由。
3. 列出本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。
4. 根据《煤矿安全规程》,列出该暗斜井带式输送机还应安设的保护装置。
27、某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.0Mt/a. 采用斜井和立井联合开拓,有3#、15#两个可采煤层,其中3#煤层局部可采,15#煤层全区发育,属较稳定煤层。主采的15# 煤层平均厚度4.54m.埋深384.63~564.19m。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8.5 m³/t. .对瓦斯涌出量45m³/min 。该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中等,正常涌水量为200m³/h. 最.涌水量为358m³/h。3# 和15#煤层均为Ⅱ类自燃煤层,煤尘具有爆炸性。
该煤矿目前仅开采一水平15#煤层,共设计了8个采区,4、5采区为生产采区。
4采区仅剩余1个备用工作面:正在回采5采区15505综采工作面,采用一次采全高 采煤工艺,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。15505综采工作面顶板有一裂隙含水层,上部及周 边存在老空区。工作面正常涌水量为120m³/h.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2m²/min。
2024年7月,该煤矿委托甲中介机构开展安全生产现状评价,甲中介机构将煤矿划分为8个评价单元,分别为:安全管理单元;地质勘探与地质灾害防治单元; 开拓开采单元:通风单元;运输及提升单元;压风及输送单元;电气单元和职业病危 害防治单元。安全评价人员使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15505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爆炸 (顶上事件T.进行风险分析,分析出氧气浓度超过12%(X₁) 、 瓦斯达到爆炸极限(X₂)、电器失爆(X₃)、 摩擦火花(X₄).个基本事件,15505综采工作面上隅角氧 气浓度超过12%(X₁.的概率为q, 瓦斯达到爆炸极限(X₂) 的概率为q₂, 中间事 件引火源(A) 中电器失爆(X₃) 的概率为q₃ 、摩擦火花(X4) 发生的概率为q94。评 价人员进一步画出了瓦斯爆炸事故树,得出了相应瓦斯爆炸发生的概率g。
2024年9月,甲中介机构向该煤矿提交了现状评价报告,内容包括前言、评价 单元定性、定量分析评价、安全措施及建议、安全评价结论、附录等。
注:顶上事件与中间事件用

表示,基本事件用

表示,与门用

表示,或门用

表示 。
根据以上场景,回答下列问题(共22分):
1.根据《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》(KA/..  1121-2023),列出优先选择的定性、定量评价方法。
2.根据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》(GB/..  6441),列出该矿井15505综采工作 面的危险有害因素。
3. 根据《煤矿安全现状评价实施细则》(KA/T1121-2023)..列出此次现状评价 还需要补充的评价单元。
4. 画出该煤矿15505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爆炸事故树,并列出瓦斯爆炸事故 的结构函数T 和发生的概率g的表达式。
28、某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5.0Mt/a, 有1#和3#两个可采煤层,其中1#煤层全 区可采,3#煤层大部可采,埋藏深度500~650m.煤层倾角5°~~10°,平均7°,1# 煤层平均厚度3.3m,3.  煤层平均厚度5.3m. 两煤层平均间距25m。该煤矿正式投 产前委托某中介机构开展了顶底板和煤层的冲击倾向性鉴定,两个煤层冲击倾向性指 数测定结果见表1,两个煤层基本顶均具有强冲击倾向性,底板无冲击倾向性。该煤 矿现有一、二两个采区,分别开采1#煤层和3#煤层。

一采区为双翼采区,采区布置有轨道、运输和回风三条上山,上山之间的间距均 为20m, 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巷道净宽均为7m, 回风上山巷道净宽为6m。一采区 全区布置有1个一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和3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,综采工作面 位于采区西翼,掘进工作面均位于采区东翼。
3月25日,1103综采工作面回采至距回风上山150m 处,运输巷和回风巷两巷 超前支护长度为50m, 两巷采取了顶板爆破预裂防治冲击地压措施。一采区局部区 域的采掘工作面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。1104运输巷沿顶底板掘进,已施工至距离轨道 上山100m 处,巷道为矩形,宽度为6m. 采取钻屑法进行冲击危险性监测,监测钻 孔布置俯视图见图3。
3月26日夜班,该煤矿安排一采区所有采掘工作面正常生产,1104运输巷掘进 机刚截割完第一个循环,工作面就发出巨响,迎头及以外25m 的巷道顶板大面积垮 落,造成2人死亡,8人受伤。事故调查发现,掘进迎头前方15m 处发育有一条落 差10m 的未知断层,事故类型为冲击地压事故。


根据以上场景。回答下列问题(共26分)。
1根据表1判断该矿1*3年层中击预向性类列:
2.根据《煤矿安全规程》,判断该煤矿一采区采掘工作面数量及布置是否符合规定,并说明理由,判断1103综采工作面超前支护长度是否符合规定,并说明理由。
3.从煤岩体赋存特征及采掘影响角度,分析并指出本次冲击地压事故发生的原因。
4.判断该煤矿1104掘进工作面迎头监测钻孔数量是否符合规定,并说明理由,
5.列出该煤矿1103综采工作面可采取的其他局部防冲措施。					        
										
  
#免责声明#
本站不存储任何实质资源,该帖为网盘用户发布的网盘链接介绍帖,本文内所有链接指向的云盘网盘资源,其版权归版权方所有!其实际管理权为帖子发布者所有,本站无法操作相关资源。如您认为本站任何介绍帖侵犯了您的合法版权,请发送邮件 [email protected] 进行投诉,我们将在确认本文链接指向的资源存在侵权后,立即删除相关介绍帖子!